唯有按照这个步骤来,才会真正拥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阅读也是一样,只有用正确的方式进行阅,才能真正感受阅读的美好。不恰当的阅读方式不仅对孩子今后的阅读学习无益,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不如不读。
很遗憾,这样的问题把阅读变成考试性的带着紧张的学习了,而不是轻松的阅读游戏了。
产生这样的阅读行为的原因在于:“大人把亲子阅读中的大人和孩子的关系看成是教与被教的关系。殊不知,亲子阅读中,大人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分享的关系,如此看待的家庭,才能营造出温馨、愉悦的阅读氛围”。
3:不恰当的问题提多了,孩子答不上。
点读字来阅读,大概是出于我们的本能的阅读行为了吧,不点着字怎么读啊?再者说,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快的认字。
阅读的眼动研究发现,3岁及3岁前的孩子无论在有大人陪伴下阅读还是没有大人陪伴下翻书阅读,他们对文字都没有兴趣,他们都从图画里搜索信息。
因为绘本对孩子的意义在于那些会说故事的图画,孩子的形象思维被那个具有情节的图画带动,他们自由徜徉,然后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去关注角色,关注他们在做什么,图画里有什么好玩的。这才是孩子的阅读,他们的理解能力也慢慢得到培养。
简单说来,我们声情并茂或者娓娓道来地把故事演绎了,孩子的阅读就完成了。
画蛇添足的追加那些大道理,小孩听不懂,大人反感。
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用什么方式和孩子交往,孩子就学会什么方式和别人交往。
你喜欢和孩子说道理,那么孩子不是变成懂道理的孩子,而是变成喜欢和别人说道理的孩子。所以,我们看到一些大人似的教训别人做的不对的孩子很有可能就是在家里经常能听到“道理”的孩子。
要达到真正意义的独立阅读,必须要度过一个“共同阅读”的时期,这个没有哪个孩子例外。
有人做过这样的差异化研究,有父母陪伴的阅读和没有父母陪伴的阅读,前者的孩子爱上阅读,建立阅读习惯可能更容易。
这不是吸引孩子眼球让孩子无法自拔的电视,你放着他看,你离开就可以。
如果孩子能有一个亲子陪伴的共同阅读期,并且坚持的越好,间断性越短,那么孩子就越容易自主地独立阅读。而阅读的力量也会在孩子的小学、初中以及将来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我认为如果人生是长跑,无所谓输赢,但是,在长跑中支撑自己的精神力量之一是阅读带来的。这是至关重要的。
基于以上所说的不恰当的阅读给孩子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看来,不恰当的亲子阅读还不如不读,保有孩子的天真无知或许更好。
极端一点来说,有点破理念,然后用着错误的方法去糟蹋阅读,践踏孩子的童年,这是非??膳碌?/span>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