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珠、栾继凤来自黑龙江省方正县,他们是一对恩爱夫妻,是日月峡公园里的一对模范义工。马振珠是继教友章之后的第二任日月峡义工大队长。多年来,他辛勤努力,在公园的各项工程建设中,他率先垂范,苦活儿、累活儿抢着干,安全生产抓在前,全盘工作想在先
马振珠今年63岁,长得高大、结实、宽肩膀、粗胳膊,一看就是力大无比的人。十多年前,马振珠因患糖尿病,在爱人的陪同下,来到日月峡公园做义工。在风车湖的工程建设中,他被任命为突击队队长。他所带领的十几个小伙子干起活来像猛虎一样,又被大家赞誉为“猛虎队”队长。那些最原始、最脏、最累、最危险的活,在公园的开发建设中,没有完不成的工作和做不好的事情,就是马振珠带领着一群有理想、有信念、不知疲倦的青年义工队伍承担着。他们坚持把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有机的结合起来,为日月峡这个生态、养生、养老的福地,脚踏实地的甘愿奉献。
提起马振珠,这个“猛虎队”队长,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2007年,修完浇灌机的管道后,风车湖的建设开工了。由于工程规模大,当时雇了一台挖掘机,把周围沙滩拓宽挖深,形成风车湖的湖底。义工们分成三个队,按大队长的要求捡湖底的河卵石。由于湖底很深,距离湖堤约7米,来回行走十分不方便,只好在湖底和湖堤之间搭跳子。凸凹不平的地面,跳子非常难搭。义工们抬着石头,在仅有的几个挑子上来回拥挤穿梭。见此情景,马振珠巡视了一下四周,发现湖底另一侧有许多石头,可是中间有一个深沟过不去。他想:如果在那边搭个跳子,既可以把人员分散开,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他马上灵机一动,叫上几个义工,找来几个大木桩,固定好了做为支架,又找来一些长条板子,搭成了上、下两个跳子,既结实又稳固,这样干起活来方便多了。下午,刘老师来了,看见这个跳子很惊讶,就问:“这是谁搭的跳子?”马振珠没吱声。刘老师瞅了他一眼,又问:“是不是你干的?”他点点头。随后刘老师指派他带领赵良、刘乙良等几个身强力壮的义工临时成立了突击队,马振珠担任队长。
突击队在公园的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园的创业之初,条件十分艰苦,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全都靠人拉肩扛的原始劳动方式。那时,哪里的石头个儿最大,哪里就有“猛虎队”的身影。马振珠更是身先士卒冲在前。在劳动中,他勇猛擅战,从来不吝惜自己的力气,有多大劲儿就使多大劲儿,是有名的实干家。在风车湖的工程建设中,打地基,挖石头、搬石头、运石头、砌石坡他都干在前。每次遇到大石头,他抢在前。当他一个人搬不动时,就喊来队员,两个人抬。两个人抬不动时,就三个人抬。实在搬不动了,就用大铁锤干脆把石头砸碎,或者用大撬棍撬,用铁丝把石头绑上,队员在前面拉,他在后面推。推出百十米远,推飞了之后,再开始轱辘。这样既省力又省时。推石头这个活,不但要有体力,还得会使那股巧劲儿才能推走。别小看这简单的工作,这里也是有方法、有窍门的。
在采石场,他带领队员们挖石头、搬运石头、装车。孙亮开车,他们每天要装12、13趟车。累得他们下气接不住上气,等运石车一走,队员们赶快就地躺下,直直腰休息一会。等车开回来,一咕噜爬起来继续干。干这些重体力活儿,是十分消耗体力的。大家渴得快、饿得快。所以不管谁带来的水,渴了,大家喝;不管谁带来的干粮,饿了,大家一起吃。他们相互照顾关心,亲如一家。即使又苦又累,可是他们每天都很开心。干起活来万缘放下,世间的各种追求、欲望、烦恼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有付出就有收获,看到自己亲手建造的一座座景观拔地而起,他们心里格外的敞亮、自豪。
马振珠为人直率,头脑灵活、思维敏捷,做事果断利落。在他的带领下,“猛虎队”克服了一道道难关,攻破了一座座堡垒。劳动使他们强健了体魄,净化了心灵。放下了执着,找回了自性。义工们思考着: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在这个全民创业、万民创新的时代,我们应该怎么做?日月峡给出了答案:做义工,奉献无常的自己,利益广大的友情,收获幸福和智慧。
2009年,在大队长教友章劳累过度,住院手术治疗期间,马振珠接替了教队的工作,成为日月峡第二任义工大队长。大家亲切地叫他“马队”。刚刚接任队长,他确实有压力。这么重的担子自己能承担得了吗?心里直打鼓。刘董事长鼓励他、指导他,义工们支持他。他转压力为动力,干中学、学中干,下定决心不负众望,力争干好每一项工作,一定当一名好队长。
现在他既是指挥官,又是一名冲锋献阵的战士。2009年6月,万亩清林工作吹响了号角。公园领导要求全体义工进行“百日清林大会战”。马队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安排动员全体义工参战,然后部署了工作任务。第二天,马队一声令下,义工们钻进了杂草丛生的密林,一场艰巨、空前的清林任务打响了。由于机械设备不足,义工们使用的还是斧头、砍刀、手锯、镰刀等原始人工用具,工作效率低,进展慢。为了争取早日完成任务,马队利用休息时间,把要清理掉的树木事先挂上布条为标记,人员分工明确,不窝工。只见马队抡着油锯冲在最前面,满头、满脸、满身的汗水和灰尘。森林中蚊猛、小咬,还有草爬子特别多,马队多次被草爬子叮咬得脸上、身上红肿,疼痛难忍,但他仍然坚持,没有退缩。好多被蚊虫叮咬的队员见马队这样忍痛坚持,深受感动,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没有一人掉队。三伏天,正是多雨的季节,给清林工作带来了困难。为了赶进度,义工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大家的口号是:天下刀子也不停工。就这样全体义工齐心合力经过三个月的苦战,枯树锯倒了,朽木清理出去,灌木丛搬家了,大树林里透空了,人们的视野开阔了,任务提前完成了,受到公园领导的表扬。
自从担任大队长以来,马队的心胸越来越宽广,心里越来越踏实。他顾全大局,关心爱护义工兄弟姐妹们,事事处处为大家着想。
2011年深秋,铁力林业局下达了清林任务。公园决定:10月上旬清林。马队想:天气越来越冷了,山上降温又早,又没有取暖设备。义工们年纪大,身体都不太好,再加上这么重的清林任务,劳累了一天,睡在冰凉的床上,身体一定支撑不了。于是他决定在清林前搭个火炕,为姐妹们取暖。马队利用休息时间、不顾疲劳带领赵良、孙国胜在平房里用砖砌成了大火炕。干了一天活儿的义工们,晚上躺在热乎乎的土炕上,既解乏又温暖,湿透的衣裤、鞋垫都能烤干了。好多人流出幸福的热泪,她们打心眼儿里感激马队。
在清理大直线景观林时,有人问刘老师:“什么时候下山?”刘老师说:“什么时候雪下四指深,什么时候下山。”那一年义工下山最晚,火炕派上了用场,起了很大的作用?;鹂淮葑虐葑庞亚楹颓浊?。
由于马队的辛勤付出,他赢得了义工们的信赖、理解和支持。在工作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他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他把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当公园需要他时,他不顾一切挺身而出。
2012年农历二月初二,马队突然接到公园主任刘尚平的电话:林业局要来验收清林工作,马上组织人员清林。由于上一年深秋清林时,遗留了一些收尾工作没做完,需要进一步清除整理。放下电话,马队二话没说,立即通知组织相关人员火速赶赴铁力,准备第二次清林。第二天清早儿,他带领全副武装的赵良、全龙利、张忠高、高学文等进山了。天空飘着雪花,山林中白皑皑一片。马队带着几个队员拿着割灌机如猛虎般钻进了密林。在林子里行走异常困难,脚下是80公分深的积雪,头上是挂满了厚厚雪花的树枝,树枝直刮脸,冰凉的雪花直往脖子里钻。长时间寒冷的野外作业,马队的脸和手都冻红了、冻肿了,失去了知觉,但他毫不在乎,继续砍树枝、抬树木、往林外运树枝。人员少、时间紧、任务重,他们中午不休息,自带面包、饼干充饥,吃完了继续干。为了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他们边干活边喊劳动号子。铿锵有力的号子声,回荡在山谷里。大家齐心协力克服一切困难,经过15天的奋力拼搏,高质量地完成了清林任务,受到了林业局主管部门的表扬,并成为林业局当年的清林样板。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领导来参观时,赞叹地说:“好多年都没有见到过清理这样干净、彻底的林地啦,日月峡义工真了不起。”
马振珠不仅是带领突击队干最脏、最累、最急的活,同时在农业组紧急用人的时候,也是带领全体义工冲上去。鹿野苑缺少过冬饲料时,他也是带领全队奋战几天,给小鹿准备充足的青饲料,同时要给留守的人员准备好一冬天的烧柴,之后才返回自己的家里。他是义工们打心眼儿里敬佩、热爱的大队长。马振珠是个幸运人,他那么操劳付出,人们担心他的糖尿病加重,都劝他不要太累了??墒怯捎谒耐曳钕?,他的病在不知不觉中康复了。
马队常说:“只要把日月峡建设好,把义工队伍带好,不负日月峡人这个光荣称号,我吃苦受累也不算什么。”
十几年的义工锻炼,马队深有感触地说:“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要真城的面对,坦然的接受,把一切看成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炼和考验。日月峡的人生经历,是我生命中一笔巨大、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重金难买的。感恩日月峡,感恩亲如手足的义工兄弟姐妹们!”
他的爱人栾继凤,今年60多岁了,她聪明、贤惠、善良,随和。她热爱日月峡,理解支持丈夫的工作。老夫妻相濡以沫,夫唱妇随。他们找到了一条解脱人生烦恼的道路。在这条光明路上,他们始终坚定不移、乐于奉献。
2008年,栾继凤患了脑梗。为了不分散丈夫的精力,她带病坚持在山上,边做义工边恢复身体。在身体康复期间,她还主动承担看护十八拐景点的工作。遇到游客,她不厌其烦的做义务讲解员,深受大家的欢迎。一年以后,身体恢复了,她坚决要求参加马振珠带领的一线突击队。马振珠干在前,奕继凤也不落后,搬石头、割草、抬土、种地……她不言苦和累,不甘示弱的精神,感动了更多的义工。他们在日月峡无怨无悔的工作了十几年。每年春天,他们都是第一批赶回公园,回来以后,就开始打电话问候、联系上一年的一些老义工。为大批义工回来做好安排,打扫卫生、晾晒被褥等做好开园前的准备工作。在义工们的心目中,他们就是一面指挥旗,旗帜指到哪儿,义工就打到哪儿,绝对服从指挥。
老俩口常年战斗在山上,家中的两个儿子也非常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孩子特别懂事、孝顺,经常打电话问寒问暖,有时也来山上看望。
世上有一种东西不能忘怀,那就是感恩。孩子们感恩父母,父母感恩日月峡。马振珠、奕继凤的愿望是把工作干好,把日月峡建设好,造福国家、造福人民。义工们,因为你们是日月峡人,日月峡人真诚、善良、友爱,不辱使命。日月峡人一定会团结、幸福、平安、自在?。ㄗ髡撸盒脑?/strong> 编辑:毕桂荣 照片:王克力)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a>》。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