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元附近联系方式-同城空降软件,全国空降同城服务,风楼阁全国信息社区

登录
注册
En | Jp | Ru 林草网群    使用指南  添加到桌面
 
 
正文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推荐阅读 > 正文

于永琴——我们日月峡的女义工队长

媒体:日月峡  作者:孟德玲
专业号:阮书慧 2015/6/3 23:01:22

春回大地,睡了一个冬天的小草,在微风中伸展着它们的腰肢:欢迎四面八方归来的义工志愿者们。燕子也带着长大的孩子们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要在日月峡安营扎寨,红房子的屋檐下,燕语呢喃,有的在修复旧巢,有的衔着泥草垒着新窝。
   苏醒的晓月溪水在大日湖中回旋,环百寿路,绕?;ㄔ?,又流进了莲花池,滋润着树木和草坪。在这乍暖还寒的春天里,日月峡用她慈爱而温暖的怀抱,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游子。于永琴顺着人流回到了日月峡,她亲吻着群山像久别的亲人重逢,似有“一日不见隔三秋”的感觉,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亲切、向往。
    于永琴刚来日月峡时,面容憔悴、心律不齐、动辄上喘,还患有轻微的抑郁症。经常坐在角落里发呆,不愿意与人交流,也不愿意和男义工在一个饭桌上吃饭。干活喜欢溜边,那时大家都叫她“溜边鱼”。
    以前由于身患不明疾病,折磨得她寝食不安。家人经常为她寻医问药,包括找巫医神汉,病没看好,却添了不少麻烦。后来经人介绍,她来到日月峡。90年代初期,跟随刘尚林老师学习森林养生法,老师的教诲如同甘露,滋润心田,净化了心灵,消除了烦恼,她得到了祛病健身的法宝。每天坚持爬山做有氧运动,练习声波瑜伽,唤醒了她自性的本能。于永琴原来是位善良、乐观、向上的人。她的疾病慢慢地消失了,身体好起来了。她发愿要帮助更多的人拥有好身体,更有好心情。
   日月峡这个神奇的地方,唤醒了无数人对生活的憧憬,点亮了人们前进路上的明灯。刘尚林老师一直致力于森林养生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秉承“为天下老人某归宿,为未来子孙撑蓝天”的宗旨,开发建设日月峡森林公园。于永琴为了感恩刘老师、回报大自然,毅然投身到日月峡开发建设的队伍中, 成为一名光荣的义工志愿者。

2002年9月初,于永琴和陈袖琴刚来到日月峡时,大山里的建筑只有红树墩房子、八卦亭。她们在八卦亭里支帐篷住, 直到2003年的端午节前才住进宿舍。那时候活不多,就是捡垃圾、剥树皮。干完活就爬山,上午蹬日峰,下午爬十八拐。渐渐的她们执着的心平静下来,没有那么多妄想和不实的追求。于永琴说:“这里真是净化心灵、开发智慧,祛除疾病的好地方,我要永远做日月峡人。”
   2004年,为了方便游客,大队长教友章派于永琴和杨秋香在日峰上看管大钟、卖货、接待游客,同时清理山上的垃圾。她和杨秋香就住在日峰上的小房子里,小房子里夏天住着很多蛇。她胆子小,特别怕蛇。有条大黑蛇一米多长,白天它们在房檐上晒太阳,晚上就回到屋里,钻到地板下。杨秋香胆子大,不怕蛇,躺下就睡觉。她就睡不着,把被子裹好了,确定蛇钻不进被窝才敢睡。就这样在日峰上坚守着,苦其心志,磨炼了胆量,成熟了人生。
   建风车湖时,于永琴干起了抬石头、打地基的重体力活。他们都是二人联手用一个抬子(编织袋做的)往下抬,一路小跑。累得胳膊痛,腿脚也痛,心都疼啊。手脚都感觉没处搁没处放的,睡一宿觉都缓不过来。
    她家乡富锦的亲属来看她时,惊讶地问道:“你怎么造这样???”那时她的脸和手又黑又粗糙,烫的短发被风吹得像个大鸟窝,亲人们心疼的掉下眼泪。于永琴连忙解释说:“你们别看我瘦,可心里高兴,我身上的病都好了,有机会你们也来当义工吧。这里能教会你懂得人应该怎么活着,活着为了什么。你们应该为我高兴、为我自豪!”亲人们信服了。日月峡人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让游客收获了感动,使每一位来日月峡的人深深向往。
   由于劳动不怕苦,工作起表率作用,经常提出合理化建议,于永琴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2008年于永琴被任命女队队长。她是继郑志超、李博女队长之后的又一任女义工队长。于永琴已过花甲之年,虽然个子不高,身体瘦弱,平时少言寡语,可干起活来韧劲十足。担任女队长,分配工作有条不紊,谁能干什么、谁适合干什么,她心里都有数。 
   2008年,在风车湖畔植草行动中,他们先整平乱石起伏的山坡地,再从外面取土铺底,然后再栽种草坪。于永琴、杨宝芬、阴淑芳、唐玉香、段宜莲等十七、八个人分成三组,有切草的、运草的和栽草的。其中赵铁庄、周海桥、尹德珍等人将割好的草皮子,用小三轮车运送到植草的地方。几个女义工戴着草帽和手套,拿着自制的小五齿耙子,顶着烈日蹲着栽草。左手拿草胚,右手拿着小耙子头平土,不停地往土里埋草胚,再将挖出去的土埋到草的周围。速度相当的快,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一丛丛嫩绿的小草,在风车湖周围平整的土地上连成绿茵。几天下来,义工们的腿蹲疼了、手麻了、腰酸了,可谁也不喊休息。由于大山里的湿气重,有的义工得了湿疹,在汗水的浸泡下,奇痒无比。虽然这样辛苦劳累,大家还边干边唱着《拥抱吉祥》。

当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劳动时,刘老师来看望。大家站起身来,注视着老师。不知是谁喊了一声,你们看:蓝天、白云、碧草,还有我们这些义工,好一个人间仙境呀!“老师和我们照张像吧!”人们随声嚷着、叫着要和老师合影,都想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草坪栽好了,关键是浇水。浇水跟不上,草坪就扎不了根,发黄枯死。人们绕到湖边挑水浇灌,于队带着尹德珍等女义工到风车湖里担水。水粘到泥巴,鞋窠、裤腿拖泥带水,造的跟泥猴似的。女队员的肩膀磨红了,磨破了,她们咬紧牙关。血水透出来了,她们也不放下扁担。男义工们不得不佩服这些娘子军。
   由于经验不足,铺草坪前没有设计安装喷灌,工程需要返工。义工们又把铺设喷管线路上的草坪掀开,挖沟,再埋管。大家累的精疲力尽,谁都没有怨言,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地躲在路边直直腰,谁都不说累。好一群义工,心中有信仰,付出是他们的快乐,追求梦想是他们的幸福。
    在鹿野苑仓库的建设中,由于马振珠大队长有事不在,这个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于永琴的肩上。刘老师来了,问:“是谁领着干活?”听说是于永琴,刘老师找到她说:“要抓紧哪,只有三天时间,鹿就要到了。”于队真的有压力了,平时带领大家干活没有问题,现在确实慌了手脚。刘老师又说:“让赵良配合你,领着大家要抓紧时间。”由于时间紧、任务急、人手少,于队马上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很快研究出方案,给每个人都分配了任务。在宋海、赵良的配合下,他们定好位、放好线,有的码木柈子、有的摔大泥。砖不够了,刘尚平开车带着一些人去拱北峰拉砖。在于队的率领下,大家齐心合力,一脸汗水,一身泥水,起早贪晚顽强奋战,只用了两天时间抢先完成了任务。这就是我们可敬的义工,没有他们攻不下的堡垒!

年复一年的义工生活,于永琴的心胸越来越开阔,身体越来越强健。正当她沉浸在欢乐和幸福的时刻,考验来了。有一天,丈夫突然来电话,说孙子重感冒发烧住进了医院,让她马上回家照看。怎么办?在这之前儿子和儿媳已经离婚,孙子一直由爱人照看,孙子是她的心头肉啊!但公园建设正处在一个人顶俩个人用的关键时刻,她怎忍心离开。于永琴急得留下了眼泪。心在拧劲的疼,她竭力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带着哭腔跟丈夫说:“公园现在建设任务繁重,一个人干几个人的活,我又和公园签订劳动合同,不能马上回去,你多受点累吧。我感激你,以后一定报答你。”丈夫满腹艾怨,但听到妻子含泪哀求,他心软了,永琴既不为名也不图利,吃苦受累还不是为了人间大爱么?我吃点苦、费点心吧,别让永琴难受。以后的日子里,丈夫每年都到日月峡看望妻子,有机会时也留下来做义工,妇唱夫随,琴瑟和鸣,更坚定了于永琴为日月峡公园建设奉献自己的全部光和热的愿力。
   2012年9月20日,地里的玉米被獾子偷吃了很多,公园主任刘尚平建议赶快抢收。早晨天刚放亮,于队就带领大家踏着露水,把玉米掰下来,再用袋子、背筐装好扛到鹿野苑木屋的门前,再把收获的玉米皮剥开,吊在木杆上晾晒。每个人的脸上带着笑容,边干边哼着小曲,好一幅秋收喜盈门的画面,它定格在日月峡。
   下午,刘尚平又来通知:“明天有霜冻,得赶紧把玉米秸秆收割回来,这可是小鹿的越冬饲料。”接到通知,于队马上带领大家又回到红房子那边的菜地收割玉米秸秆。先抢割菜地的玉米秸秆,割完了这块地,又返回了鹿野苑抢收。全部收割完成后,也错过了吃晚饭的时间,大家回去时已经没有菜吃了。于队的心情很歉疚,感觉对不起兄弟们,兄弟们谁也不怪她。
   2014年春末,于队发现了一块荒地。她建议田文大哥带领大家开荒种地。多年的草母丝丝相扣,下面还有树根盘结,铁锹、镐头、斧子、镰刀等都派上了用场。连续三天的苦战,终于垦下了这片荒地。有的手磨出血泡、有的腰病累犯了,可看到荒地变成良田,大家都会心地笑了。
   一天夜晚,大雨瓢泼、电闪雷鸣,下了一晚上的雨,路面积水漫延,沟满壕平,路基被山洪冲开。于队和几位负责人冒雨查看险情,及时向上级汇报。刘老师在百忙中视察灾情,及时安排人员清理倒树、疏通河道和修补路面。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公园恢复如初,因此于队也受到表扬。
   10月份的一天,天阴得一丝光线都没有,北风呼呼的狂啸,天气很凉。人们看到远处有一个孤零零的人影,头巾被风吹得飘来飘去的,只见她弯下腰将一个树干用力甩到另一个地方,再用力抱起很粗的树枝。走近才看清楚是于永琴,她把大家干活时留下来的、不用的树木挑了又挑,选了又选,有一部分可以作为烧柴,食堂做饭都用得着。有一部分还可以做架条,春天种地就可以用上。在她的带动下,义工们都出动了,紧紧手,这份活儿就干完了。
   每年文化节的第二天,于队带领姐妹们,将放过烟花的纸盒筒内的粘土一点一点的用钉子、铁棍儿、锤子拨弄出去,一袋子、二袋子、三袋子……八袋子。噢!这些攒起来的纸筒子能卖很多钱,可以用来购买劳动用的工具,为公园生产节约开支,克勤克俭建设家园。
   现在的于队长信心十足,热情豪放。她能心不慌,语不乱地在大家进餐前开短会,表扬好人好事,有条不紊地分配工作任务。别人想不到的,她都能想得周全。在施工期间,人手不够用时,她能动员富锦的朋友们来参加会战,对新来的义工就像大姐姐一样体贴和照顾,用她的爱感染每一位来日月峡的人。人们都把能来日月峡干上几天义工看成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大福报。
   年年的文化节、中秋节她都登台表演节目,同时鼓励大家一齐上台高歌日月峡,唱响主旋律。豪迈嘹亮的歌声,体现了日月峡人大爱无疆的风采,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环境改变了人,义工们创建了日月峡,日月峡造就了伟大的义工。于永琴是日月峡义工队伍里的穆桂英,义工姐妹们对她心悦诚服,大家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于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于队有一个诚恳的心声:日月峡,我为你而骄傲!                            (作者:孟德玲  编辑:毕桂荣、吴洋)
 

 

阅读 317

 

【声明】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不以营利为目的,仅供学习与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a>》。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作者信息
会员
    专业号:心悦


    心悦的最新文章:
     
    ?2001-2026 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  查看旧版
    黑ICP备2021004085号
    基于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