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章,原七台河市土地局副局长,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首任义工大队长;教友章的爱人郑志超,原七台河市税务局退休干部, 是首任义工女队队长。2002年5月,夫妻二人退休后,选择一起来日月峡做义工。现在,他们都已经70多岁了。
现在的日月峡,以其独有的自然天成的景观,精心打造的丰富人文内涵,依托广袤原始森林资源的养生方法和效应,吸引着无数国内外森林养生、休闲旅游爱好者的探访、游玩、流连。如此胜地,是国内外具有公益心的义工们洒汗捐资开发建设而成。教友章夫妇无疑是这些义工中的优秀代表。
教友章夫妇从步人日月峡那一刻起,即与之融为一体,不可分割。10余年来,他们与日月峡同呼吸,共命运,跟随黑龙江日月峡大森林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尚林先生,为实现“为天下老人谋 归宿,为未来子孙撑蓝天(刘尚林语)”的崇高理想,鞠躬尽瘁、 一往无前。
义工们的领头雁
教友章、郑志超双双来到日月峡后,教友章当选为义工大队长, 因为他工作时职务是副局长,大家亲切地称呼他“教局”。
日月峡当年环境艰苦、创业艰难,教局和义工们在董事长刘尚林先生领导下,顶风雨,战严寒,不畏险阻。为了将这荒芜的山野变成俊美山川,他们每天晚上睡在帐篷里,在搭建的木板房里做饭, 坐在露天的长条発上吃饭。他们用原始的劳动方式,创建出越来越被人们认知的日月峡国家森林公园。
当选为首任义工大队长,教局非常清楚这担子有多重,更知道自己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就像雁群中的头雁,既要把握方向,又要飞翔在前。所以在工作中,他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事事处处发 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在公园各项建设中,他率先垂范、 身先士卒,从不因为自己的职位高、年纪大而只是挥舞指挥棒,而是从来都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哪里需要就战斗在哪里。他带领大家一起建宿舍,建长廊,清理林地,整修河道,铺草坪,铺大沙川, 建百寿路,建亭台。工程建设自不必说,就是看见厕所该清理了, 他也会立即挽起袖子掏粪便。
在百寿乐苑建设中,首先是要清理林地:要把那些不规则、有刺的灌木清理掉;刨下来的树根要拉出去,那些树根可是扎手又扎腿。教局一边指挥,一边带头一趟趟往外拉树根。有时遇到下雨, 他就把树枝拽起连背带拖,手上、背上扎了刺,他就请人帮忙把刺拔出来继续拖。
树林里面的灌木丛密不透风,潮湿闷热,他带领着上百名义工穿梭在林地里,喊着劳动号子,往外抬着那些风倒木、雷劈木。特别是在这一片林子里,还留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砍伐的没有来得及运走的木头,有不少直径都一米多,有的已腐烂,有的还能利用。他们清理掉腐烂部分,把可用的做成朽木摆件放在公园里,作为日本侵略者侵占我国领土、盗伐我们宝贵资源的历史见证。
有一次,在抬一个比较大的木头时,教局疝气发作,疼痛不已, 一屁股坐在地上,脸色苍白,浑身冒冷汗。人们把他扶到长廊,帮助他身体倒立,待稍微不疼了,他又继续参战。大家都很心疼他,劝他别再累倒,可他哪里肯听,仍旧专挑重担。
人们还清楚地记得教局第二次犯病的情景。那是在清理更换植 被、整理土地的时候。由于山上到处都是石头,碰到特别大的,要几人抬。这次教局又是和年青人一起抬,结果疝气再次发作。公园刘尚林董事长为此特意从哈尔滨给他买了几个疝气袋,以减轻其痛 苦。
2006年,在建造七柱亭、文曲亭时,需要用草苫亭子盖。原计划需要500捆草,但在实际编织草帘子的过程中,发现草的数量远远不够,500捆草只能打12个4米长的草帘子,仅能苫一层亭盖, 还缺9层的草帘子。此时,草成了急需的建亭物资。
眼看着工程就要停工了,身为工程指挥的老教着急了,四处打探可用的草。当发现在离公园10多公里的地方有大片的可用草时, 他即刻发起打草战役。陈袖琴、杨宝芬、王延清、梁雪等几名身强力壮的义工,自告奋勇组成“飞虎队”,在教局的带领下,他们克服酷暑炎热、道路泥泞、蚊虫叮咬、运输不便等困难,以忘我的拼搏精神,仅用4天的时间,就割了两千五百多捆苫房草,保证了草亭按时苫上草盖,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
有一次会战,遇上下大雨。教局带领大家頂着雨干,他说:“只 要天不下刀子……”日月峡这支义工队伍,就是这样一支经得起考 验、能够打硬仗的队伍。在教局的带动下,义工大队涌现出了许多像“飞虎队”这样善于攻克难关的集体和一批可歌可泣的人物。
每年春天,教局和爱人很早就来到公园,开荒、整地、耕地、播种。义工们发扬南泥湾的精神,自己开垦荒地,种上苞米、土豆、大窝瓜,栽上茄子、辣椒、黄瓜。等到大部队都上来的时候,教局又带领大家战斗到第一线。
教局身为领导,从没有傲气、娇气。他待人和蔼,关心每一位义工的生活。有的义工家里生活困难,他就拿出自己的工资帮助他们。每年春节之后回到日月峡,他都要把孩子、亲属送给他的好烟、 好酒背到日月峡和义工们共同享用。大家相聚在一起,分享着他拿来的香烟和美酒,真是“其乐融融一家人,和和美美义工亲”。
在他的带动下,山上的义工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战胜了种种艰难险阻。
教友章是名副其实的义工大队长,白天和义工们一起劳动,夜深人静时,他会把当天的工作情况“过电影”,认真总结:每个岗位人员安排得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合格,每个义工的劳动强度是否适应身体状况,饭菜是否合口味……同时,他还要对第二天的工作做细致的安排部署。遇到难以解决的困难,还要和上级领导汇报沟通。他的休息时间极少,瘦弱的身躯承担着繁重的劳动。然而他依旧乐观、善良、不计较个人得失,用博爱与宽容引领着义工们。 他这种宽厚、无私的品质及奉献精神激励着义工们,大家都愿意听他指挥,真可谓他指到哪里就打到哪里。
日月峡的义工团队的无私奉献精神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嘉奖、表 彰。教友章作为义工团队的代表,曾经两次去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领导人的接见。2010年,他第一次捧回了“日月峡国际风景名胜生态旅游区”的奖牌;第二次又捧回了“日月峡——中国最优秀的志愿者团队”的奖状。
日月峡的管家婆
郑志超,原是七台河市税务局退休干部。她来到日月峡后,在担任女义工队长的同时,还主动承担起后勤工作,她安排义工们的住宿、伙食等。她关心人、体贴人,所有的义工都很感激她,把她当成家人,亲切地喊她“大姐”。
大姐肾脏不好,她边服药,边坚持工作。白天在地里干活,晚上点灯整理账目。
大姐有一个美称:“日月峡管家婆。”公园建设会战刚开始的时候,居住条件比较差,公司调拨的被褥不够用,有的义工还要自己带被褥。郑志超就发动大家拾捡游客丢弃的塑料瓶子等可回收废品,请示领导,将一年卖废品收人的近万元钱,用于给义工更换被褥,解决了义工住宿问题。她还把公司淘汰的旧被褥收集起来,经过拆洗、拼接,做成床垫用。现在义工再来山上就不用自带被褥。
郑志超还把义工们扔掉的、破旧的手套捡回来,洗净缝好,以备缺时再用。所以她这个“日月峡的管家婆”是名副其实的。
后勤的工作琐碎繁多,也很辛苦。大姐领着武秀文、朴淑云等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做力所能及的活儿。她们拆破烂儿、扎架条、做被褥、搞室内卫生、扫院子;帮助男义工拆洗被褥。农田的活也去干,打茄叶,掐西红柿尖,去地里给食堂摘豆角、茄子、西葫芦、 苞米、萝卜、葫萝卜。从地里往回背菜,很重不说,雨后进地更是沾一身的泥水。平时大姐稍有时间就帮义工们搞福利,买些水果, 还把新下的黄瓜、西红柿、梨、苹果等分给大家吃。她知道他们没工夫去市场买。
大姐不但把后勤管理得井然有序,院子里看不到一点白色垃圾, 废品全部回收,而且还善于做义工的思想工作,是义工们的贴心人, 姐妹们有什么心事都愿意跟她唠唠。
当然,大姐为人正直,性格直爽,说话也直,所以平素难免与姐妹们磕磕碰碰。她经常反醒自己:说话是否语气重了,伤到人没有,安排工作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她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哪位姐妹误会了她, 给她出难题,甚至用尖酸的语言刺激她,她从不斤斤计较,还耐心找她们谈心,在工作中照顾她们,在生活上帮助她。真心换真心, 在郑队长的感召下,义工姐妹们感受到了日月峡这个共同的家的温暖。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教局夫妇,拥抱着日月峡,传播着正能量,其“正思、正念、正行”品质和彰显的无私奉献精神,赢得了义工们的爱戴与尊敬。在这里,祝福他们晚年生活幸福绵长。
(作者:阮书慧 编辑:丁怀武)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a>》。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