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孩子就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
—— 查德•洛夫
《林间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相信很多家长对这本书并不陌生,在正式进入今天的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来聊聊孩子接触自然的必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带着孩子接触自然”。
为什么要接触自然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营地老师,因为从事营地工作的关系,每年都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城市的孩子们,可是这群孩子无论年龄大小,都有一个共同点,并且越是年长的孩子这个特点越明显:对大自然少了些许敬畏心,户外动手能力较弱,对于和他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的植物,昆虫不愿意去了解。
聊到这里就需要追溯下背后的原因,我们这一代的家长,大多也是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城市里,以专心读书为主要任务——见过米饭,没见过稻谷,只摸过西瓜,没摸过西瓜藤,分不出哪株是毛豆哪株是豌豆,家门口的常见花花草草树树也基本都不认识……但是回过头来想想,我们的父辈肯定觉得我们这样的成长轨迹也没啥问题,五谷不分也照样高考、上大学、工作、结婚、带娃……
关于时代的变迁
遥想我们勤劳的祖先,从获取食物到服装、住所、燃料,从制作工具到拥有饰品、玩具……无不来自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只是到了工业社会,制造业的发达似乎让我们忘记了这一切的来源,淡化了对自然的感恩,对社会的感恩,对生存环境的爱护。无论未来科技如何发达,我们都应该让孩子们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培养他们在户外的生存创造能力!
森林教育的重要性
值得高兴的是,现在越来越来多的学校开是重视森林教育,很多都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执行,农场不再是农民伯伯干活的地方,变成了孩子们学习体验的地方。
2009年 美国推出了No Child Left Inside法案,敦促各个州设立环境教育标准,鼓励儿童到户外进行主动的发现式、实践式学习。
2013年 日本颁布《环境教育等促进法》
2015年 中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体验德国森林教育
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天然材料, 结合自然界五大主题:金,木,水,火,土设计单日主题日,鼓励孩子们观察周围环境,拾取别人眼中“破烂”变废为宝,学习不同绳结打法,将树枝做成精美的帐篷。
一起动手制作求雨季节的求雨棍,寻找虫虫们的踪迹为昆虫建造独一无二的“家”,森林其实离我们很近,孩子们可以捡到很多自然的“宝贝”。
了解自然生态系统,昆虫生活习性,户外生火技巧,我们只是自然的一小部分,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大自然发生着互动,自然母亲慷慨馈赠我们,我们也需要给予母亲关爱和回赠。
森林物语- Marike Sauvent (德国)
Marike 目前任教于德国鲁道夫史坦纳学校英语戏剧教师,热爱手工,户外活动,创作达人,最重要的是喜爱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光,从业期间曾去美国进行短期语言学深造, 森林课程设计策划。
鼓励孩子们观察周围环境,拾取别人眼中“破烂”变废为宝,学习不同绳结打法,将树枝做成精美的帐篷,亲手制作“面包”上烤炉,变身烘培达人,学习打火石,认识火的三元素,在一步步实践操作下,增强孩子们的信心,培养孩子们对生活的热情,创造一个环境,让孩子们尽情拥抱大自然。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ぬ趵?/a>》。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